在這個數位時代下,萬民都在網路上!品牌要如何被消費者「看見、喜歡與購買」成為企業的核心課題。台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協會(TeSA)理事長塗家興指出,在數位時代下的品牌力呈現,可從三大面向觀察:社群影響力、搜尋能見度與信任證言。

 

社群影響力:從自媒體到老闆網紅化

 

塗家興強調,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已不再是單向傳遞,而是透過自媒體持續經營,建立從「知道、認識、喜歡」到「購買、推薦」的完整旅程。

特別是在直播與短影音盛行的現在,許多企業主需要親自下場成為品牌的代言人,以「老闆網紅化」的方式提升品牌親和力與真實感。此外,品牌必須關注自己在分眾市場的定位,累積粉絲參與度與支持度,進而培養鐵粉群,形成高度黏著的社群影響力。

 

搜尋能見度:SEO、SEM 與議題掌控

 

在數位環境中,消費者搜尋往往是品牌接觸的第一步。塗家興指出,搜尋引擎結果頁的排序直接影響品牌的可見度,因此企業必須同時布局 SEO(自然排序) 與 SEM(付費廣告),並掌握核心與延伸關鍵字策略,確保消費者能快速找到品牌。

然而,搜尋量並非一切若負面聲量過高,將直接影響品牌形象。因此,品牌必須積極掌控議題,快速澄清或引導討論,避免淪為被動承受負評的局面。

 

信任與證言:口碑與第三方背書仍是關鍵

 

在消費決策過程中,信任始終是最後一哩路。塗家興指出,消費者在購買前通常會依賴他人分享的真實體驗,無論是 Google 評論、電商平台評分,還是社群論壇的口碑,往往比官方廣告更具說服力。

同時,名人專家或媒體的背書,依舊是品牌建立專業性與公信力的重要基礎。這些第三方認可不僅能幫助消費者降低決策風險,也讓品牌在市場上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可度。

 

綜合以上觀察,社群影響力決定品牌能否被喜歡,搜尋能見度決定品牌能否被找到,而信任與證言則決定品牌能否被選擇。在數位浪潮持續推進的今天,企業若能同步經營這三大支柱,將能在市場中建立更穩固的品牌競爭力。

 

圖/數位時代品牌競爭力,資料來源:塗家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