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 ChatGPT 並不像 Google 是「搜尋引擎」,它的資訊來源與收錄邏輯完全不同。

AI 模型(如 ChatGPT)主要從「公開網路內容 + 高權重資料來源」中建立「知識」,因此要讓品牌被「認識」,重點在於:

  • 可被搜尋引擎索引(Indexable)

  • 語意清晰(Semantic Clarity)

  • 權威與可信來源(E-E-A-T)

 

要先理解 ChatGPT 的資訊來源

 

要讓 ChatGPT「知道你」,得先知道它的資訊從哪來:

 

1. 訓練資料


來自網路上大量的公開內容(新聞、維基百科、論壇、開放資料集等)。所以,只要你的品牌內容是公開、被搜尋引擎可索引的,就有機會被 AI 模型學到。

 

2. 微調與更新資料


OpenAI 與部分合作方會用「經授權內容」或「高品質知識庫」來更新模型。ChatGPT Plus(GPT-4 版本)也能即時「上網搜尋」,因此會引用網路上的新資料。

 

3. 外部整合資料


若你的品牌內容被刊登在主流媒體、權威網站、或開放 API 資料集,ChatGPT 在搜尋或引用時更可能「信任並提到」它。

 

讓 ChatGPT 找到你:品牌曝光的實際策略

 

1. 建立可被搜尋引擎索引的「權威內容」


ChatGPT 透過搜尋引擎結果學習,所以:

  • 建立品牌官網或部落格(SEO 友善結構):使用清楚的 H1/H2 標題、品牌關鍵字等。

  • 在文中自然重複品牌名稱、服務關鍵字。

  • 確保網站可被 Google 索引(開啟 robots.txt、申請 Search Console)。

 

2. 在「被 AI 高度引用」的平台發佈內容


ChatGPT 回答時,常引用或參考這些平台:

  • 新聞與內容平台:Medium、TechOrange 科技報橘、數位時代、INSIDE、商周、經理人、LINE VOOM、LinkedIn、TeSA

  • 知識問答平台:Quora、知乎(中文)、PTT、Dcard、Reddit

  • 公開資料庫:Wikipedia、GitHub、Kaggle(若是技術品牌)等。

 

發表品牌故事、產品比較文、教學文、案例分享於上述平台,並在文中明確標註品牌名稱、官網連結。

 

3. 打造「品牌知識圖譜(Knowledge Graph)」


Google 與 AI 模型都依賴「結構化資料」識別品牌:

  • 在官網加上 Schema.org 結構化標記(特別是 Organization、Product、LocalBusiness 類別)。

  • 使用 JSON-LD 格式標註品牌名稱、官網、Logo、社群連結、創辦人、地址、電話等。

 

4. 讓你的品牌被「他人引用」


ChatGPT 生成答案時,傾向採用「多方被引用」的資訊來源。

  • 讓別的網站、媒體、部落客 主動提及或連結你的品牌內容。

  • 安排與相關產業的 KOL、媒體合作,讓品牌出現在他們的內容中。

  • 可嘗試「開放引用用語」,例如釋出品牌調查報告、白皮書,鼓勵他人轉載引用。

 

5. 利用 AI-friendly 內容格式


AI 對條列式、教學式、FAQ 類內容理解最深。

建議撰寫「品牌問題解答」類內容,例如:

  • Q:TeSA 是什麼?

  • A:TeSA 是一個專注於創業、電子商務、數位行銷的培訓與輔導的加速器…

 

6. 讓 ChatGPT 能即時查到你


若想被「即時搜尋」的 ChatGPT(GPT-4 有瀏覽功能)找到:

  • 確保你的內容在網頁上是公開可訪問、無登入限制、無阻擋搜尋引擎爬蟲。

  • 運用新聞稿、部落格、內容行銷文章,定期發布新內容。

  • 可以透過 Google News 登錄、Medium、TeSA 平台投稿 等方式加快「被看見」速度。

 

若想加速讓 AI 認識你

 

可以考慮以下進階作法:

  • 發布多語版本內容(繁中+英文),提高被國際 AI 模型收錄機率。

  • 上架至開放資料集或 API 平台(如 productopen、dataset portal),特別適合 SaaS、科技產品。

  • 開設維基百科條目(若品牌具公信力)。